我的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集中调研”座谈会在杭州举行

2017-09-25 来源: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 阅读:1795 次

座谈会现场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决策部署,为推动落实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7〕1号),积极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进全民健身工作,2017年9月4日,教育部在杭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集中调研”座谈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巡视员朱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以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和来自上海市、安徽省等八个区域的经验交流代表出席了座谈会。

  

与会代表听取报告

  上海市:解放思想 破解难题 切实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上海市教委积极会同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围绕政策引领、制度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多措并举,着力破解安全、管理、物耗等突出难题,持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具体做法:一是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推进合力;二是开展科学规划,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政策引领;三是强化督导检查,规范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运行管理;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社会影响;五是创新工作机制,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创造条件。下一阶段将加强组织领导,以场地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伤害预防保障及信息化建设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发展,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原上海体育学院院长  姚颂平)

  安徽省:推进场地开放 服务全民健身。具体做法: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有序开放;二是部门协调联动,助推场地开放;三是强化监督考核,促进规范管理;四是加大经费投入,维护体育设施;五是完善保险机制,加强安全管理。下一步将拉高工作标杆,加强机制建设,注重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水平,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王佩刚)

  宁夏: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努力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具体做法:一是制定政策意见,建立工作机制;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落地;三是强化工作落实,工作成效初现。下一步将不断加强研究,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此次座谈会精神,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这项惠民工程抓紧抓实,为全民健身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 马建林)


  辽宁省沈阳市:多措并举 服务百姓 全面做好学校体育场开放工作。沈阳市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目标,从2013年实行学校体育场开放,从最初开放的103所增加到现在的全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309所学校,提高了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使用效率,满足了周边群众的锻炼需求。三点经验与体会:一是全面彻底改善硬件条件,是做好体育场开放的基础;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做好体育场开放工作的保障;三是建立部门协作配合,是做好体育场开放工作的关键。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创新管理办法,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把学校体育场面向社会开放工作做得更实更细,让百姓切实享受到教育发展成果。

  (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局副巡视员 张贵军)

  江苏省南通市:突出三个强化 办好惠民实事 实现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由点到面有序推进,有力助推了南通“10分钟健身圈”建设。主要做法:一是围绕“谁来做”,强化政府主导,形成统筹推进整体合力;二是围绕“怎么做”,强化制度规范,形成有序开放长效机制;三是围绕“为谁做”,强化服务保障,形成便民惠民运行体系。下一步将扎扎实实地将这一惠民实事做实、做优,把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向纵深推进。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局长 郭毅浩)

  浙江省杭州市:创新开放机制 促进全民健身。杭州市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实施“全面开放、全域联动、全民健身”新政,努力破解开放工作责任主体不明确,边界职责不清,人员、资金等保障不能完全到位,管理不够规范等瓶颈问题,实现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主要亮点:一是顶层设计先行,机制保障周全;二是便捷安全并重,管理模式创新;三是分类应开尽开,开放程度领先。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管理规范》的“标准化”引领作用,夯实细节,优化服务,将场地开放工作做精做细;同时进一步加强该研究和协调,努力在开放时间、开放区域等方面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为创新公共服务领域社会治理体系、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推动更多公共资源开放共享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

  (杭州市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沈建平)

  湖南省长沙市:盘活学校存量资源 建设民生更爽长沙。长沙市坚持以服务社区民众为目标,以惠及社会为导向,结合区域实际,着力从政策引领、财政投入、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升保障水平,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了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工作有效开展。具体做法:一是着力以政策引领保障根本;二是着力以财政投入保障运转;三是着力以制度管理保障安全;四是着力以绩效考评保障效果。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机制,强化管理,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做好做实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工作,让更多的居民和学生受惠,为建设“四更”长沙、“健康长沙”贡献新的力量。

  (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 缪雅琴)

  陕西省安康市:盘活学校体育资源 促进全民健身发展。安康市建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促进全民健身发展。主要做法:一是政府主导,统筹部署;二是循序渐进,组织实施;三是夯实责任,保障安全;四是加强管理,以求实效;五是成效显著,和谐共享。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安康人满意的教育。

  (陕西省安康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邹成燕)

  

王登峰司长讲话

  王登峰司长充分肯定了八个区域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和积累的成功经验,并总结认为这都是得益于各地政府统筹、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措施到位。同时,他对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学校场地、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战略意义——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首先是服务于国家健康战略的需要;同时也是在推进一项改革,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二是要积极总结经验,发现即将面临的问题域困难。其中具体经验包括要高度重视建章立制的工作,要重视部门之间的协调,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要注重安全优先、加大配套投入;与经验相对应的是条件限制的问题、经费方面的问题、安全与保险的问题、场地资源不足的问题等四个层面的问题。三是要扎实努力,真正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工作。

  对于下一步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王登峰司长总结了“三个一”,即强化政府统筹、建立一套制度;坚持因地制宜,建立一套标准;立足服务社会,制订一项措施。

  转载自:「中国学校体育」